課堂中如何自主合作學習?
責任督學 顧飛宇
【案例描述】
聽了一節初二數學課。
矩形紙折等腰等邊三角形。學生根據教師的具體要求開始折。
教師啟發:還能折出特殊度數的三角形嗎?45度、30度、15度。
學生一一折紙。然后教師示范了如何折出黃金分割點來。
還有大半課的時間,教師評講剛批改過的小測試試卷。典型錯題逐條講解。
【案例分析】
課
這樣一個開放的問題,學生一定會折出,45度、30度、15度......
這個教法,學生需要自己思考,自主決定,而不是只聽
這個教法就是教思維了,就是訓練自主了。
在學生自主思維、折紙的時間里,教師可以悄悄走到需要個別輔導的孩子那個組,一起討論,如何在矩形紙上折出黃金分割點的位置來。直角三角形,一條邊為1,一條邊為2,斜邊就是根號5。可以提示給這組的孩子。
再有后半課講評試卷,我建議,比如四人小組推磨批改,小組集體交流訂正。每小組展示一例典型錯誤的訂正題或展示特殊解法的試題。教室里有四塊小白板加上前后的黑板,可分8個組展示。
【案例反思】
這就是教師的引導藝術。教師不要直接向全班講解演示,而是教會少數學生,讓他們再向全班講,體現兵教兵、合作學習。
在全班交流的時候,讓那個個別輔導的孩子發言介紹,他們組還折出了黃金分割點!對需要個別輔導學生,不一定要放到課外,在課堂上的個別輔導是效果最好的!
教室的墻上貼著學習金字塔的圖和“限時講授、合作學習、踴躍展示”的課改12字要求。我們的課上是不是可以做的與墻上貼的一致起來呢?